中国园林网7月25日消息:在百度上以“侵占公共绿化用地违规建设建筑物”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发现不少地方发生私占公共绿化用地建设建筑物的事件。但在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河南林州市也上演了侵占公共绿化用地抢建门面房的一幕,着实令人唏嘘。
更为意外的是,记者了解到,林州市国土资源局在获悉了这一违法建筑事件后并没有去执法制止。
违法抢建门面房
近日,记者连续接到河南省林州市群众举报,反映在林州市有块公共绿化用地遭遇抢占,违规建设非法建筑。
林州是红旗渠的故乡,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人民常年在全国各地承包建筑工程,形成了全国知名的“林州建筑”,是著名的建筑之乡。
7月17日,记者来到河南林州,针对群众举报反映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按照林州市当地群众举报的事发地点,记者来到了林州市长春大道与太行路十字路口。记者看到,在该路口的东北角,建筑工人们正在快马加鞭搭建十几间连在一起的门面房,有的已经盖到一半,有的正在打地基,一片繁忙的景象。
据记者目测,处于建设中的门面房占地超过了一千平方米。
记者通过现场群众了解到,10年前,林州市政府已经按照城市整体规划,将这块地作为公用设施用地,用于绿化、公众活动健身场地。几年前,城中村的部分村民曾经企图将这块土地占为己有,但在市政府的制止下未能得逞。
不曾想,时隔几年,违规建设在原地再度上演。
现场的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这块地以前是垃圾场,今年4月份被人以打着绿化和搭建临建的旗号给抢占了,现在是昼夜施工,林州市住建局、城管局多次前往执法,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都遭到一些人有组织的暴力阻扰。”
这位群众还告诉记者,“关于这块用地的争议已经很长时间了,这条街是站前街,现在有人想盖成门面房,期间林州市住建局和城管局也前来执法,可是每次都遭遇阻扰,结果是无果而终。”
当记者问及是谁想盖成门面房时,这位群众说,“这个我可不敢说,还是你们自己了解吧。”
谁来监管?
记者随后来到林州市委宣传部了解有关情况。林州市委宣传部新闻科一位姓尚的科长告诉记者,“这个事情我们不了解,具体情况你还要去相关部门进行了解。”随后,这位姓尚的科长帮记者联系了林州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
林州市国土资源局监察大队大队长刑晓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块土地前身是林州市的一个垃圾场地,土地性质属于公共绿化用地,我们没有将此地块批准给任何人作为建筑用地,也没有改变这块土地的使用性质。”
按照刑晓亮的说法,这块地确实属于公共绿化用地,国土资源局也没有批准作为建筑用地使用。而根据有关规定,占用已规划为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或公共绿化用地的建筑属于违法建筑。
当记者问及是谁在操纵这块土地进行违规建设时,邢队长说,“具体不太清楚,我们还要经过调查核实。”当记者又问及“执法部门前去执法为何遭遇阻扰”时,邢队长说“具体情况不清楚,我们是刚接收这个案件,还没有去执法,也没有遭遇执法干扰这么一说。”
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各类违反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是国土资源局监察大队的一项重要职责。时间不等人,一边是违规建筑的大干快上,一边是国土资源部门的“还没有去执法”。难道要等到建筑物盖好以后再去执法再去制止吗?
当地群众的举报和政府部门的回应让记者不禁疑问重重,既然有这么一个违规违建门面房的事件发生,难道相关执法部门真的无法监管吗?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