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主透露】
一个小炭窑一月约烧掉20万斤林木
1月10日下午,记者以买炭人身份,在一名知情男子的指引下,在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附近发现一个正在烧炭的农家大院。该院比较偏僻,穿过一条小道,经过一个废品收购站才能找到,面积约有两亩,四周用砖墙围住,门口有个大铁门。
10日16时24分,记者以买炭为由进入该院。院里浓烟滚滚,大铁门内,有一个地磅。位于院子北部的两个炭窑正在烧制木炭。院内的麻栎木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两个炭窑旁,一名男性工人正戴着防毒面具,将成堆已烧制好的炭条用电动齿轮截成长短一样的尺寸,然后放进旁边的筐里。两名女工戴着口罩,将这些截好的木炭分3层装进纸箱里,纸箱正面印有韩文,侧面印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英文字母和联系方式。
院子东侧有一个用石棉瓦搭建的简易仓库,400多个印着韩文装满木炭的纸箱堆放在里面。
听说记者要买炭,一名姓张的中年男子向记者介绍,他是老板,已经烧炭两年多了。他还强调自己的炭质量非常好,直接装箱出口到韩国。“韩国人只收购用麻栎木烧的木炭。这种木炭很耐烧。”张老板说,麻栎木炭质量好,装箱价格也不便宜。
张老板问记者要贵的还是要便宜的,记者让他详细说说。张老板说,贵的就是整箱包装好的,按韩国客户要求截成10厘米那么长的装箱炭,一箱三层炭,28斤,出厂价是一箱70元人民币,每斤合2.5元。便宜的就是一整根炭截过装箱炭后、剩下的不足10厘米的散炭头,这种炭头每斤1.5元,“除了没有装箱的看着好看外,一样耐烧”。
记者问一窑能烧多少炭,张老板回答说一窑能烧出100箱木炭,9斤麻栎木出一斤木炭,两个炭窑约4天出一次炭。按照张老板的话计算,一窑炭一次就能“吞”掉2.52万斤麻栎木。两个炭窑一次就能“吞”掉5.04万斤麻栎木。一个月出7.5次炭,一个月两个炭窑就“吞”掉了37.8万斤麻栎木,合189吨,若用5吨的大卡车装,大约可以装38辆车。
整个院子被浓烟和刺鼻的味道笼罩,人只要一张嘴呼气,就会被呛得咳嗽。两名往纸箱内装炭的女工双眼被烟熏得肿胀着。为打消张老板的怀疑,20分钟后,记者买一箱木炭装车上离开。
【记者亲历】
夜里烧炭点半小时就收好几车麻栎木
张老板说,他这里的木炭专供韩国,经常有韩国人带着翻译来他这里买炭。韩国人用车买走后,运到码头上船,再运到韩国。印有韩文的装炭纸箱是按韩国客户的要求在市里定制的。
1月11日,记者发现多名用农用车拉麻栎木的山民,除将麻栎木拉到张老板的烧炭点外,还继续向西行驶,将木料送到与竹沟镇相邻的泌阳县桐山乡境内。
在竹沟镇做生意的一名热心男子告诉记者,泌阳县地处山区,建窑烧炭的比确山县多。“好些确山县山民都将从山上砍下的木料拉到泌阳山区卖给烧炭的窑主。”
记者驱车在泌阳县桐山乡寻找,没有发现离公路近的炭窑,但一路上随处可见满载麻栎木的农用车。有一辆从泌阳驶往驻马店市方向的货车上,载满了印有韩文字样的木炭纸箱。“泌阳县的非法炭窑比较隐蔽,多建在山沟里,没有人领着,外人很难找到。他们也全是用麻栎木烧的炭,也都装箱出口到韩国。”一名知情人说。
当日20时,趁着夜色,记者在张老板烧炭的农家小院附近观察,院子里灯火通明,晚上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半个小时内,记者见到好几辆拉着麻栎木的三轮车进入该院内,晚上仍然在进行交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