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郑州绿化谋求公司化运作
不仅是濮阳,早在1997年,郑州就提出公司化运作城市绿化。
2001年,国务院下文要求,城市园林绿化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资金参与。2004年,郑州市多次出台文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绿化,但都无人响应。“这当中有多种原因,最主要的是绿化管理、养护的成本太高,公司还很难从中得到收益。”郑州一家绿化公司的负责人说。“街道、花坛种植苗木,哪有在田地种植的产量高?而且这样不能连成片,也不便于管理。”这位负责人说,绿化不像别的投资,一次性投资就完了,后期的管理比前期的投入还大。
郑州市园林局宣传部的赵永根称,2006年,郑州环道绿化管理处已开始试水公司化运作,此后,郑开大道的绿化也采取了公司化运作的模式。郑州环道绿化管理处和郑开大道绿化管理处的公司化运作,是政府把道路绿化带建好后,交给公司去管理,然后定期对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达到要求的公司,就续签合同,达不到要求的,就终止合同。
赵永根认为,郑州城市绿化采取的公司化运作模式,主要是管理权采用公司化运作,投资还是政府出。而濮阳的绿化改革,则是管理费用由承包人出,收益也归承包人,二者有着质的不同。
赵永根称,濮阳绿化改革模式不适合郑州,因为郑州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要求比较高,“谁敢把长得稠密的植物移出一部分卖掉?郑州市民肯定不愿意”。
【专家】此模式值得中小城市借鉴
对于赵永根的观点,北京市园林科研所高级工程师李延明很是赞同。
李延明曾专门到濮阳考察过绿化改革,对濮阳模式印象颇深。他说,不同的城市,绿化的要求不一样,大城市对绿化的要求比较高,小城市对绿化的要求就低一些。而绿化,可以说没有什么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有很大的社会效益。街道美化得好,可以提高城市整体形象,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绿化应被看成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理应由政府投资。”李延明说,城市绿化三分种、七分养,一些城市前期绿化的经费比较充足,但后期养护的经费跟不上,濮阳绿化模式,可以缓解城市养护经费不足问题。这是城市绿化中没有办法的办法,值得中小城市园林绿化部门借鉴。“大城市对绿化的要求高,政府财政也比较富裕,绿化资金相对充足,不宜采用濮阳那种绿化模式。”李延明称,没有经济效益,绿化公司是不会参与城市绿化的。
推荐阅读:
(来源:东方今报)